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王琼 通讯员 陈思洋)在江苏省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,教师王佳与机器人“小飞”的“双师课堂”引发学生热烈讨论。通过模型搭建解析桥梁承重原理、编程测试模拟自动驾驶场景、数据分析优化城市交通方案……这场融合AI技术与跨学科思维的课程,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。“AI不仅是教学工具,更是教师思维升级的‘催化剂’。”王佳说,技术倒逼教师从“知识传授者”转型为“学习设计师”。
这样的教学场景是无锡经开区以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生动缩影,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常态。无锡经开区是教育部“央馆人工智能课程”规模化应用试点区,“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”应用试点区。近年来,该区充分借力区域科创产业优势,让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各个环节,探索智能时代的育人新范式。
无锡经开区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为基础,构建了兴智、拓智、优智、极智4级人工智能金字塔课程体系。通过举办人工智能竞赛、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等实践活动,让每位学生在多元实践中感受人工智能科技的魅力,领悟逻辑的力量、合作的价值以及“科技向善”的责任。
“我们从智能教育前沿理论、AI赋能因材施教、教师数据素养三大模块入手,建立‘融合、示范、领军’三级师资培育体系,力构‘未来式’人工智能教育样态。”无锡经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杜黎明介绍说,该区针对教师开展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专题培训、生成式AI重构教育教学培训、“小程序智慧教学”专题培训等专业化、项目式培训。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,该区教师在系统掌握AI技术的同时,逐渐学会如何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,实现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决策,让每位教师都拥有定制教育产品的能力。
截至目前,无锡经开区已构建人工智能典型校园应用云场景超54个,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实验室36间,认定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学校13所。杜黎明表示,经开区将持续通过创新“融合育人”模式、培育“双师型”师资、搭建“生态协同”平台等,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全链条融合,助力师生成为“数智时代领航者”。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